[研究]关于中国人出国旅游的需求,有一个发现

Posted on Mon 24 October 2016 in 我思

数据和个人感受告诉我们,虽然时下的经济形势不太好,但并没有影响中国人出去旅游的热情。尤其受到关注的是出国旅游,在消费升级、签证放开、航班增加等各种利好消息的促动下,真是走到哪儿都能碰见中国游客。

讲到中国游客,在看过一大堆数据之后我总结出以下三点

1. 精英不少,但大众越来越成为主体
2. 以70、80、90为主,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、较强的消费能力、以及对网络更高的依赖度。
3. 很多人经历过国内游、新马泰游、日韩游的锻炼,旅行经验日益丰富,需求也在升级。

在这群人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旅行需求上的重要改变:从初级走马观花式的观光,走向深度体验性、带有更多个人偏好的旅行。

社会学家 EriK Cohen 将游客分为四种类型:旅行团游客、个体游客、探险式游客、漫游式游客。

从这个角度看,显然中国游客正在从旅行团游客向个体游客、探险式游客转型。虽然他们还带着原来生活的“环境泡泡”,但开始与当地的生活有了更多、深入的接触,比如以下有趣的发现:

1. 使用国外网站预定酒店,去外航官网订机票,不仅仅是便宜,更为了和国际接轨
2. 选择更具当地特色的酒店,一小撮游客开始爱上了Airbnb,不仅仅是便宜,更为了和房东聊天、吃饭
3. 旅行中有意识的慢下来,喝杯咖啡或者矫情的喂喂鸽子,尤其是文青们
4. 特意去逛逛当地的跳蚤市场或市集
5. 会和当地人搭讪
6. 打几次uber,不为省钱,为了接地气
7. 寻找本地大叔喜欢的小饭馆(虽然进去发现都是看了攻略的游客)

另外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视角来自于Lee和Pears的旅游生涯理论(TCP)。该理论将旅游动机分为三层,核心层是最重要的普遍性动机,比如新奇、逃离/放松、关系强化等,中间层是比较重要的动机,包括内部导向(自我实现、个人的自我发展)和外部导向(如自然和目的地涉入),最外层由相对稳定但不太重要的动机组成(如怀旧、隔离和社会地位)。核心层和最外层通常是一直存在的,而中间层的动机正是会随着旅行经历的积累而发生变化的部分。

而中国游客群体正在旅行经历增加、需求更加多元的过程。一方面他们开始更多涉入当地的生活,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在通过旅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(比如自驾、潜水、徒步、看体育比赛等),包括对未来的发展(比如出国留学、移民等)。